打“假官司”是“真犯罪” 瑞安法院召开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工作新闻发布会
为进一步净化诉讼环境,提升司法公信力,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,12月4日,瑞安法院召开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新闻发布会。院党组副书记、常务副院长张美权对2023年以来瑞安法院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相关工作情况进行通报,审管办主任董跃绵公开发布瑞安法院打击虚假诉讼五大典型案例。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金秀哲主持,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及媒体记者全程参与监督。
一、对标压责做“加法”,变被动处理为主动出击
坚持“人人都是责任人”,强化院庭长监管,将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工作情况与法官审判业绩考核相结合,有效提高法官甄别查处虚假诉讼能力;坚持“人人都是参与者”,组织开展“防范虚假诉讼”业务培训,告知当事人诚信诉讼义务,释明虚假诉讼法律责任,引导当事人依法诚信诉讼,以高成本、广宣传震慑潜在虚假诉讼行为;坚持“人人都是受益方”,持续更新“职业放贷人名录”“虚假诉讼失信人员名单”,通过集中发布虚假诉讼典型案例、制作普法短视频、开展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,让虚假诉讼在“熟人社会”中难以为继。
二、闭环管控做“减法”,变末端打击为源头预防
强化“立审执”无缝衔接,严把案件入口关、案件事实关、案件出口关,通过“立案预防、审判核查、执行反馈”,形成立审执闭环管控,有效提升虚假诉讼甄别打击精准度。落实“三道关口”层层把关,在民间借贷等虚假诉讼高发领域,建立案件承办人初审、部门负责人复审、虚假诉讼甄别小组定审把关机制,做到“关联案件必检索、情况存疑必上报”。开展“抽丝剥茧”全面筛查,建立系列案件专项排查机制,定期组织案件评查、线索核查,对虚假诉讼案件逐案过筛“回头看”,最大限度防止“漏网之鱼”的出现,强化虚假诉讼核查实效。
三、理顺机制做“乘法”,变一元主导为多元共治
加强“民刑衔接”,坚持“民事制裁靠前、刑事打击断后”的工作思路,加大对虚假诉讼的民事处罚力度,用足用好民事制裁工具箱,依法依规加大训诫、罚款、拘留等司法强制措施的适用力度。加强“内外联动”,主动加强与政法委、公安、检察机关的协调联系,建立完善案件信息共享、犯罪线索移送、个案反馈联络等工作机制,着力构建综合治理虚假诉讼工作格局。加强“数字赋能”,依托政法一体化办案平台迭代升级,进一步规范线索移送和衔接过程,增强联动实效,从严惩治虚假诉讼违法犯罪活动。
截至今年10月份,瑞安法院共查处虚假诉讼案件100件,处以罚款41人次71.6万元,分别同比上升78.26%和95.63%;处以拘留3人次,同比上升200%。
接下来,瑞安法院将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,拉起虚假诉讼“警戒线”,强化刑事打击,提高分类整治“成效度”,优化内部协同,构建数字联防“大平台”,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向虚假诉讼“亮剑”!